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民间美术研究专家靳之林先生,不幸于2018年12月9日上午9:17分离世,享年90岁。
金钥匙——靳之林和他的中国本原文化探源
乔晓光
人生都有过许多向往和热爱,但只有很少人为了向往和热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靳之林先生就是属于那种为热爱去献身的人。
十多年前,在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术学院那间如“汉墓”般窄小的画室中,靳老师给我讲起他一生的阅历时,简单而又朴实,但留给我的印象却是深刻难忘的。他说,年青时看到徐悲鸿吹萧的油画、萧声引我到了艺术殿堂(北平艺专);因为崇拜古元的木刻向往陕北,自己要求调到延安工作,是古元的木刻引我到陕北黄土高原;选择了陕北做艺术创作基地,发现了民间剪纸、民间艺术,陕北的老大娘给了我两把金钥匙,一把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一把是“生生不息”;拿着这两把金钥匙,从黄河到长江、到辽河,中国本原文化这把锁打开了,再到欧洲,人类文化这把锁也打开了。
南泥湾 260x95cm 布面油画 1961年作于北京
《公社女书记》1974年
1974年创作于延安(中国美术馆收藏)
靳之林 玉米地之三 布面油画 136cm×212cm 2005年
靳之林 白玉兰之三(四条幅) 布面油画
靳老师在陕北老大娘那里接过的两把金钥匙,竟有如此神奇的文化魅力,这不仅使我联想起一百年前英国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写《金枝》时的情景。弗雷泽《金枝》的书名取自古罗马作家叙述的神话传说,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史诗中,“金枝”就是女神授意折取的神树枝,它指引着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前去冥界寻找父灵。不过弗雷泽关心的是与“金枝”神话相关的一种古罗马古老的地方习俗,他的著作正是围绕着这个早已不复存在习俗的探索开始、走向人类巫术与宗教心灵深处的。据说弗雷泽几十年的研究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中渡过的,每日工作12小时,风雨无阻,弗雷泽在浩瀚的书面文字资料中,寻找着人类心灵的踪迹。一百年后,人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靳之林先生从那些乡村婆婆的剪刀下发现了哲学、发现了剪刀背后那文化的丛林。与弗雷泽不同的是,这不是女神授意的金枝,而是几千年来,无数代乡村妇女——一个伟大的民间文化传承群体、用剪刀授意的文化金钥匙。与弗雷泽相同的是,靳之林先生也是围绕着民间剪纸引发的习俗探索,走向了中国本源文化的深处。他在陕北老大娘两把金钥匙的引导下,复活了隐蔽在民间生活中许多古老文化的原型,揭示出民间司空见惯、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不过靳先生的探源不是在书斋中完成的,他在民间田野考察中、在民间生活的大课堂中二十几年如一日完成研究的。靳先生不仅仅是一个为着向往和热爱献身的人,应当说他是一个发现生活的天才,是一个能认识自己民族的哲学,并用这个哲学来认识自身的人。
靳之林带领德国留学生到安塞群艺馆参观剪纸作品
2002年中国剪纸申遗时在陕北延川考察中
在高凤莲家门前的合影
2004年4月8日,靳先生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右起第一位为靳之林先生)
人类复杂的学问往往是从基本命题开始,本原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民间艺术、中国本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没有离开生存与繁衍这两个最基本、最古老的人类生命主题。民间文化犹如古老的河床,承载着中华文明之河流淌了几千年,“子在川上曰,逝着如斯夫”,文明的河流天天逝去,而泥沙、潮迹却沉积在河床之中。文化时空的秘密往往不在江水之中,古老的河床正是后人破译江河的鲜活凭证。
靳先生的《抓髻娃娃》,从黄河中上游广泛流传的巫俗剪纸和民间婚俗喜花——抓髻娃娃及其变体研究入手,发现数千年民间文化遗存的地域与地下出土文物的考古文化区是一致。《绵绵瓜瓞》,以民间习俗生活和民间艺术与地下出土文物及考古文献相互印证,揭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本原哲学的秘密——生命与生殖崇拜。《生命之树》以人类的基本生命意识为基点,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本原哲学的观物取象——生命之树文化,上溯中华5000年历史长河,跋涉大江南北、探寻与生命之树文化相关的民俗民艺现象,剥离出生命之树中的深层民族生命意识,揭开了隐蔽在民间文化之中的生命之树文化原型遗存。靳之林先生二十多年写就的三部著作,揭开了中国本原文化研究的新序幕,他打破了当下学术研究之间的门户界线,发现并跨入了民间文化的新大陆,他以一种人类文化整合比较意识为主体的思维,从宏观和具体两个方面入手,以超人的田野考察工作量和极大的耐心、坚韧勤奋的学习精神,终于树起了人民文化这座丰碑,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必将会更加全面的认识他辛勤劳动之中的伟大贡献。
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总在承受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淀深厚的文化财富;一方面是积习太重的文化包袱。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人类文化相互影响的背景下进行的,历史是这样,今天更是如此。但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文化基因的,所以当代社会许多现代化问题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深刻认知,树立起民族自信、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化主体意识。启蒙主义说,懂得了起源就懂得了本质,或者用当代一位哲人的话说,你知道从哪里来,就知道往哪里去,靳之林先生的中国本原文化研究,无疑为我们认知民族文化基因提供了一个全新参照,他开启本原文化之门的金钥匙再一次向我们昭示了那句朴素的真理——生活之树永远是长青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乔晓光
2002年4月16日于北京东城西总布胡同
靳之林先生的“民间美术教学”手稿
靳之林的“民间美术概论教学计划”手稿
2001年7月4日,靳之林在民间美术研究室硕士研究生的答辩现场,左起第六位为靳之林
靳之林年表
1928生于河北唐山
1944-1947年就学于北京市立师范学校,师从李智超、吴镜汀学习中国山水画。
1947年考入北平艺专,师从徐悲鸿、吴作人、冯法祀先生学习油画;师从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先生学习国画。
1951-1961年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系及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
1961年调入吉林省艺术专科学校。
1973年,实现夙愿到延安安家落户,工作于延安地区文化馆。
1974年1至4月以全区最偏远贫困的吴起县为试点,组织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群众美术队伍。
1974年秋冬,深入延安进行艺术实践,在志丹县刘志丹纪念馆首次举办靳之林油画个展。
1975年,公社基层干部北京知青程治馨下乡蹲点,创作以程治馨形象为主人公的油画肖像画《女书记》和《蹲点》。
1976年7月唐山地震,回滦南胡各庄接母亲到延安,1984年母亲在延安逝世,葬于延安清凉山。
1977年完成油画创作《延安儿女心向***》,选送陕西省“双庆”美术大展,在《群众美术》发表。
1977年6月庆祝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油画革命历史画创作《南泥湾》。
1979年10月举办由农村妇女剪纸能手和县文化馆美术工作者参加的首届延安地区剪纸学习班。同年,带队在安塞化子坪公社普查期间发现北宋石窟造像和秦始皇直道。
1980年,靳之林和和陕北剪纸能手李秀芳到法国讲学。
1982年,任延安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5月,靳之林著《延安石窟艺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4年,徒步三千里,全程考察秦直道。
1985年,转调西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1985年12月,带陕北、陇东剪纸老大娘来京在中央美术学院讲学。
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成立,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1987年,黄河流域文化考察。
1988年,山东大汶口文化考察,曲阜、滕县、临沂汉画像石及民俗考察。
1988年,辽河流域文化考察。
1990年,长江流域文化考察。
1991年,在河北蔚县考察民间剪纸与民俗,考察秦始皇灵柩走向。
1995年,受邀到法国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展。
1998年,油画《校园犹闻钢琴声》参加校庆“桑榆画展”。同年,为民间美术研究室讲授“中国民间艺术与中国本原哲学”。
1998年,《生命之树》日文版由日本“言丛社”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
1999年10月,去陕北延川,首次在乾坤湾画黄河。
2000年3月,“靳之林油画展”在德胜门箭楼艺森画廊举行。
2000年,《陕北乾坤湾》、《风竹》等一批油画近作在巴黎展出。
2001年3月,与班巴诺在河南考察太昊陵祭、伏羲庙会与“泥泥狗”民俗图腾文化,在江苏考察民俗文化“童子会”,班巴诺定购全部祭坛剪纸。7月,班巴诺以“童子会”祭坛剪纸为主体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中国原始宗教》展。
2001年9月至12月,在黄河乾坤湾现场写生,住小程村,创作探索油画民族风格的4米横卷《黄土群峦·大河九曲十八弯》、《黄河古城》和条幅《豆角架》等一批作品。发现并考察小程村民程江的千年胡人窑洞群与窑口浮雕造像。帮助成立“小程民间艺术村”和“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程项目。
2001年10月,《抓髻娃娃与人类群体原始观念》、《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民俗艺术》、《绵绵瓜瓞与中国本原哲学的诞生》等三部著作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11月,油画《宫墙柳》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作品展。
日本《自然与文化》刊物发表《红山文化的世界和图像——五千年前的哲学王国》、《苗族的椎牛祖先祭》等文章。
油画《灯塔》入选“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2年春节,主持“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年会”在延川召开,在小程、碾畔、白家塬召开现场会议。
2002年春,同日本考古学者完成由辽河到内蒙的红山文化考察。
2002年4月至5月,同日本考古学者完成内蒙古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察。
2002年8月,在云南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剑川、腾冲等地作考古文化与民族文化考察。
2002年9月,创作《梵高画麦田乌鸦的地方》等一批风景写生油画;9-10月,住小程村与碾畔村,创作《黄河颂》等写生油画。
2003年2月,全家在延川小程村、碾畔村,与群众过年团聚。
2003年4月至5月,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著作《中国民间美术》。
2003年8月,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大自然·黄土地——靳之林油画山水、花鸟写生画展》。
2003年8月24日,《北京日报·文艺周刊》发表文章《画笔之意不在画》。西安美术学院成立以民族精神为方向的靳之林油画教学工作室。
2003年10月,带工作室同学在小程村与清水关生活与艺术实践,创作4米横幅油画《清水关黄河渡口》与《黄河庙会》等写生油画。油画《白玉兰》入选北京欧艺德画廊举办的《中俄当代油画名家邀请展》。
2004年2月,组建并率“滦南县皮影团”在葡萄牙里斯本演出。
2004年5月,在法国巴黎“三民族画廊”举办《靳之林油画花鸟、山水画展》。
2004年6月,《时代风采》发表油画《世纪之交的一场大雪》。
2004年7月,在临近巴黎的芒特-拉-热利市举办靳之林油画个展与靳山菊剪纸艺术个展。
2004年8月,油画风景画《世纪之交的一场大雪》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4年11月,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回归黄土地·靳之林油画作品展”;与美国长征艺术基金会和延川县政府共同策划并组织延川全县的民间剪纸大普查。10月,“延川县剪纸大普查”作为特约参展项目入选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展出延川剪纸与15060份民间剪纸作者档案的普查成果。
2004年至2009年,文化部聘任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并完成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评审任务。
2005年4月,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油画博土生导师,招收油画博士生和担任博士生教学。
2005年5月,与日本考古学者共同考察河北正定中山国遗址、满城汉墓遗址与河北阳原泥河湾文化、迁西东寨西寨红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
2005年10月,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本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招收博士生。
2005年8月至11月,在河北滦南县军师庄冀东平原家乡生活与艺术实践,完成大幅创作《玉米地》和《收玉米》、《家乡小路》、《农家小院》等一批油画作品。
2006年1月,在延川白家塬帮助民间剪纸大师高凤莲一家三代人完成“高凤莲艺术馆”的建设与陈列。住高凤莲家完成《大雪后的黄土高原》等一批油画写生创作,同时带油画博士生在白家塬与小程村生活、考察和创作。
2006年2月,在山西吕梁地区过元宵节,参加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考察柳林闹元宵民俗“盘子会”、中阳民俗“烤枣山”。
2006年3月,在四川成都博物院中国皮影博物馆和古蜀国蚕丛、宝墩、三星堆、金沙、古蜀船棺、五代蜀王遗址等参观考察。
2006年4月,在陕北延川小程村乾坤湾、甘泉秦直道、志丹永宁山油画写生创作。
2006年6月,在陕北宜川黄河壶口写生,创作横长4米的《黄河瀑布》等一批油画作品。
2006年8月,在河北滦南创作大幅油画《玉米地》与玉米秋收等一批油画写生作品。
2006年9月,陪同班巴诺在延川参观乾坤湾、小程民间艺术村与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艺术博物馆。考察桑洼萨满民俗文化艺术。考察子长北宋石空寺、耀县药王山唐代石窟与佛教摩崖造像。
2006年11月,油画《公社女书记》入选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农民·农民》展。
2006年12月,在央视《双周论坛》上做讲座《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美术家》杂志发表油画《陕北黄河清水关》、《黄河古城》、《黄河颂》。
2007年2月,与法国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卡兰默先生共同倡议和策划的“相邀小程村·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小程乾坤湾广场开幕。
2007年4月,素描《萧淑芳肖像》、油画《公社女书记》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与吴作人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十张纸斋》个案大展;
2007年4月至5月,在北京创作四条屏《玉兰》等大幅花卉写生油画。
2007年6月,文化部与人事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7年9月,中俄文化交流年,赴圣彼得堡与莫斯科的参观考察;油画《芍药》参加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展览馆举办的《俄罗斯中国年——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
2007年9月,《宜君雪塬》等6幅油画由中国油画博物馆收藏。
2007年10月,《农业生产合作社妇女组间棉苗》等油画作品参加北京”久画廊“举办的《1950-1980年回望·反思·重读经典》,《第一回展·文化革命——艺术走向社会》,并发表著文《生活的足迹》。
2007年10月,4米横卷油画《黄河古城》与《清水关黄河渡口》参加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再看写实——中国当代油画五十家作品展》。
2007年11月,在河北滦南写生创作《收玉米》等一批油画作品;《美术家》靳之林卷、《书画收藏》靳之林卷、《中国油画50家》靳之林卷等先后出版。
2007年12月,《美术关注——中国油画名家》发表近年代表作《大河九曲十八弯》、《玉米地》、《收玉米》、《芍药》、《残雪中的农家小院》、《大雪中的鸡》以及著文《万物与我合一》。
2008年1月至3月,在乾坤湾画黄土高原大风雪。
2008年2月,讲述靳之林生平的纪录电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个艺术家》(From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An Artist in Mao's China, Dodge Billingsley导演,Eric Hyer制作)在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Idaho)中国文化周播出。
2008年4月,在北京画迎春、玉兰、潭柘寺紫玉兰、颐和园白玉兰树、芍药四条屏。
2008年5月,在河北滦南画《麦收时节》等油画作品。
2008年8月,在河北滦南画《大风玉米地》等油画作品。
2008年9月,应国家文物局邀请,赴成都鉴定“庙画”,参与筹建《中国民间宗教绘画博物馆》。
2008年10月,带研究生去黄山,画《黄山竹海》、《宏村民居》等油画作品。
2008年11月,为完成《中国青少年美育工程》中卧龙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油画创作任务,由成都、乐山去雅安、宝兴熊猫栖息地与地震灾区生活,完成油画素材。带研究生到重庆大足宝顶山考察石刻并教学。
2008年12月,应邀去西安美院讲学《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中国著名画家作品邮票精品》典藏印发《白玉兰》、《海棠》、《荷》等9组中国油画花鸟画条屏。
2009年1月至3月,进行卧龙熊猫栖息地大幅油画创作。
2009年3月至4月,作品入选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世纪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
2009年4月,张同道著《靳之林的延安》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2010年5月,《靳之林油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靳之林现象》画册同时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5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举办“靳之林油画大展”学术研讨会。
2010年5月23日,在河南美术馆举办大展“万物与我合一,万物与我生生不息”,展出靳之林先生从艺六十年以来的创作成果。
2011年3月23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久画廊举办“故乡之路——靳之林的绘画艺术”展。
2011年5月,靳之林油画大展在河南美术馆举行。
2012年4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展览厅奏响“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展”。
2012年6月,前往延川,并在宜川写生黄河壶口瀑布。
2013年5月16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做“靳之林:从北平艺专走来”的专题讲座。
2013年11月8日,在唐山博物馆举办由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市文联主办的“故乡情·中国梦”——靳之林家乡艺术大展。
2014年3月,作品《白玉兰》入选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感知中国——中国当代油画展”。
2014年5月,与中国美术馆和高凤莲家人一起筹划举办“大河之魂——高凤莲三代剪纸艺术展”。
2014年10月28日,作品在“高原·高原”第四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年度展中参展。
2014年12月9日,在“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研讨会上做专题演讲。
2014年12月26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做“民族化、生命力、大写意、大文化——董希文先生的艺术与艺术教育思想体系领悟”专题讲座。
2015年,春节期间在延川县桑洼村拍摄纪录片《桑洼》。
2015年3月1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F1-109电教报告厅为基础部学生做“凝魂聚气——悟道艺术人生”的专题讲座。
2015年5月2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14号楼为胡明哲主持的岩彩高级研修班做”岩彩与中国本原哲学“的专题讲座。
2015年6月26日,出席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论坛,在论坛发言并发表演讲。
2015年8月,再次前往陕西富县张家湾车路梁秦直古道的遗址。
2015年9月7日,参加朝阳区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暨朝阳美术馆揭牌仪式,作品《怒吼黄河》入选展览,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
2015年11月,著作《抓髻娃娃》《生命之树》《绵绵瓜瓞》由青岛出版集团再版。
2016年9月10日,作品《壶口飞瀑》和《芍药》参加“化境——当代油画写生作品展”。
2016年9月23日,“丹青家传之十——靳之林、靳山菊作品展”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举行。
2016年10月22日,作品《黄河激浪》《家族晨曲》《白玉兰》《西岳华山》《鸡冠花》等参加“翰墨长安 唐诗意象——全国名家邀请展”。
2016年11月6日,“大道之行——靳之林的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展”在唐山举行。
2017年5月,前往延安拜会民间艺人朋友。
2017年11月,著《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概论》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8年春节,再次前往延安。
2018年3月2日,前往河北邯郸冶陶镇对固义傩戏进行考察。
靳之林在中央美院的抗美援朝宣传队
在天津华北物资交流会上 左起 靳之林、杜兆植、杨先让
1951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三年级合影,前排右起第一人为靳之林
1961年油画系全系教师合影。后排左起 李天祥、梁玉龙、艾中信、詹建俊、李铁根、葛维墨、靳之林、侯一民、韦启美、徐幸之、董希文、林岗、潘世勋。前排左起 单淑英、戴泽、尹戎生、闻立鹏
靳之林一家在延安时的生活
70年代靳之林在延安地区文化馆和文管会工作时的照片
靳之林考察秦直道
注:
本文节选自《中国本原文化与本原哲学概论》
靳之林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7年出版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